臺北馬拉松是目前台灣競技水平最高的賽事之一,今年一共有 2.7 萬跑者參賽,當中也包括眾多國內菁英及業餘好手。隨著跑者對成績與訓練有更高的要求,馬拉松訓練營比過去任何時間都要多,這樣的盛況也反映在今年臺北馬的成績上。
今年破三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有高達 146 人,比去年增加了 29 人;另外,在 3:30 內完成全馬的跑者也有 772 人之多,台灣跑者整體水平的提升相當明顯。而能夠在 1:30 內完成半馬的跑者也上升至 159 人,比去年增加了 32 人。別忘了,今年天氣雖然跟去年一樣低溫飄雨,但在部分賽段遭受強大逆風攪局,對整體成績有一定的影響。
繼去年賽事分析系列受到跑者們熱列討論,今年 RunningQuotient 團隊再次針對臺北馬進行分析,期許我們所收集到的數據,可以為國內跑者提供更多深入的剖析。
以下是根據所有完成臺北馬拉松( 42.195公里)的RunningQuotient用戶,按照不同的完賽時間,統計出過去六十天的平均周跑量與周訓練指數。有別於去年,我們為了分析出更準確的結果,花了不少時間排除掉資料或設定有誤的跑者,以及新註冊用戶(不足 60 天)等的無效數據,讓標準差達到更加合理的範圍,因此今年的統計結果更具參考價值。
訓練指數是 RunningQuotient 獨有的訓練量單位,它考量到每次跑步訓練或比賽的強度與時間;相對於一般常用的里程數,訓練指數可以更客觀地反映出該次訓練或比賽對身體所帶來的壓力,從而量化出跑者的體能與狀況。
從上圖可見,完賽時間越快的跑者,周跑量與訓訓練指數會越高。要注意的是,為了在比賽中跑得更好,通常在賽前一到兩周會降低 30~50% 的訓練量,所以平常訓練期間的跑量理論上還會更高一些。
延伸閱讀:衡量每次訓練的壓力:訓練指數
全馬破三跑者的跑量平均達到 92 公里,周訓練指數為 118。然後我們把 3:00 到 3:30 之間人數最多的族群做更細的劃分,3:00 到 3:15 的「準破三」跑者,平均跑量為 71.3 公里,周訓練指數 116.3,而 3:15~3:30 的跑者,訓練指數也有 111.2。因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不管你已經破三、接近破三、或是準備破三,每周平均的訓練指數落在 110 到 120 之間基本上就已經足夠了。跑量只是平均速度快慢下所得到的結果,速度較快的跑者,在同樣的訓練量下所跑到的里程數自然會比較多,所以對於能力有一定落差的跑者來說,互相比較總跑量的意義並不大。
至於在 3:30 到 4:00 之間的跑者,周跑量為 51.3 公里,周訓練指數 98.8。所以如果你想要跑進 3:30,周訓練指數建議可以在 90 到 105 之間。至於想破五的跑者,訓練指數則可以維持在 60 到 70 之間就足夠了,假如每週跑五天,相當於每天只要進行配速一區的一小時慢跑即可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