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分析的主角是一位跑齡三年半的業餘跑者,跟大部分人一樣,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練跑、休息規律循環;他的前PB是2015年所創下的3小時43分08秒,跟大部分人一樣,他想要在下一場比賽突破個人最佳成績。

經過一番思考後,最終下定決心要在今年的長野馬拉松挑戰PB,所以從去年十月開始準備訓練,十一月底跟我以線上一對一的方式合作接下來的訓練計畫。在這21週當中,我分別安排了7週的基礎期,7週進展期,以及8週競賽期。以下是每一週的平均訓練指數與里程數:

在這21週當中,平均週訓練指數是95,而平均週跑量則只有53公里,跑量最大的一週也不過75公里。其中最後一週由於工作太忙,缺席了兩次訓練,所以比賽週跑量只有11公里,也導致比賽當天狀況指數上升至5.4,對於全馬來說有點太高了,一般會建議到達1~2之間即可。關於比賽前狀況指數的調整,可以參考:比賽前狀況指數要調整到多少最適合?

循序漸進累積體能

要準備好一場馬拉松,就必須要透過規律的訓練累積體能。但體能有沒有真得變好這件事情,在以往是十分抽象的,我們只能透過跑步測驗、或甚至是心肺功能檢測才能夠掌握。現在,我們只要透過RunningQuotient的體能狀況圖表,體能的變化將會以客觀的數字來表示,今天的體能指數比上禮拜高,就代表你的體能變得更好了。

不過,體能變好並不一定代表實力有進步,所以我們需要透過即時跑力圖表來觀察最近跑力的變化趨勢。

經過21週的訓練,他的當前跑力從十一月的45,到比賽前提升到51.5,對應到的最佳全馬成績高達3小時10分(在平坦的賽道與最舒適的溫濕度下)。看著圖表上代表當前跑力的橘線不斷爬升,無疑為跑者與教練打了一劑強心針。

各強度區間比例分佈

接下來可以分析一下在這三個不同週期的訓練強度分佈,可以作為其他全馬跑者的參考。

基礎期

基礎期以低強度的強度1、2區為主,兩者加總比例高達94%,為後續的高強度訓練打下良好基礎。另外為了維持基礎速度,所以在一週當中都會加入少量的強度6區短間歇訓練,7週下來累計百分比為2.7%。

進展期

進展期以高強度間歇為主,一週會安排兩次強度5區的訓練,目的在於提升最大攝氧量,所以5區跟6區的比例分別提高到6.8%跟3.5%;至於強度1跟2區加總則略為下降至84.6%。對於長距離跑者來說,低強度的有氧訓練區間(1區跟2區)比例建議要達到80%以上,才能有效發展及維持基礎有氧耐力。

競賽期(不含比賽)

最後8週的競賽期,目的是為了讓身體更適應比賽的配速,所以在訓練上會更加著重在強度2區,並逐步延長2區的累計訓練時間,務求以更省力的方式跑到比賽配速。從這7週的各強度區間圖表可以看到光2區的佔比就高達53.6%。

比賽分析

引述這位跑者在比賽心得的其中一段話:「出門(比賽)前最後確認一次當天的氣溫,就發現整天都會是大睛天,正中午時甚至會逼近25度,心裡暗暗覺得不妙。天氣,該不會成為最大的傷害吧?」

果然,到了25公里之後,太陽愈來愈大,受到氣溫的影響,配速也從這裡愈來愈慢。透過區段分析功能計算前半馬只花了1小時41分左右,比原定的配速策略快了一些;後半馬受到高溫影響,花了1小時52分多,前後相差約11分鐘。幸好最終還是以3小時33分50秒通過終點,突破個人最佳紀錄最將近10分鐘。

42公里的平均心率167bpm,對他而言是儲率心率的81%,貼近馬拉松區間範圍(74~83%)的上限,可以確定他已經盡最大的努力完成比賽了。從下圖可以看到配速在2小時左右開始下降,但身體為了加快散熱,所以第2~3小時的心率一直維持在高檔。

雖然最終成績因為氣溫因素的影響,不如賽前預期可以達到3小時20分之內,但這終究只是一場比賽,訓練與比賽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整體實力的進步才是最珍貴的部分。最後再一次引用他比賽心得的其中一段話作結:

「雖然這次仍舊沒跑到理想中的成績,但我已經知道怎麼改進。也希望藉由這次訓練所獲得的成果,可以繼續前進,為我未竟的目標(BQ)奮鬥。我相信,只要我努力,BQ還是有到達的一天......。」

共勉之。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