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如何分析長跑訓練紀錄〉後,再來是要分享間歇訓練紀錄的分析方法。間歇訓練是藉由快跑與慢跑(或休息)組合而成的訓練方式,透過每一趟快跑之間的休息恢復,延長整體的訓練時間,從而達到累積快跑里程數的目的,讓身體產生適應,變得更強。
訓練後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訓練的成效。一般來說,我在分析間歇訓練紀錄時通常都會觀察三點:
- 每一趟間歇的配速是否穩定?
- 強度是否落在理想的區間?
- 技術數據有沒有變化?
每一趟間歇的配速是否穩定?
對於間歇訓練來說,配速穩定度需要檢查兩件事情。首先,我們可以在數據曲線圖上比較每一趟間歇的配速落差,確保每一趟的速度都維持在相同的水平,不應該愈跑愈慢。下圖是兩次間歇訓練的配速數據,可以看到左邊的每一趟配速都在同一水平上(紅線),代表配速非常穩定。右邊的訓練則呈現愈跑愈慢的趨勢,很可能代表前幾趟的速度太快,或是當天身體不佳,導致沒辦法維持住目標配速。
另一件要檢查的事情是個別間歇的配速是否穩定,下圖展示了五種不同配速方式的曲線,左邊打叉的三種是較不穩定的配速方式。左一代表起跑後速度較快,到後段愈跑愈慢;左二代表配速忽快忽慢,有可能是不斷調整配速所致;左三代表起跑跟最後要結束時速度比較快,但中段卻明顯掉速。右邊打勾的是比較理想的曲線,可以看到配速曲線相對穩定很多。
延伸閱讀:配速能力很差,怎麼辦?
強度是否落在理想的區間?
間歇訓練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要延長在高強度下的訓練時間,我們可以透過「各強度時間圖表」來確認不同強度的訓練時間。理想的情況下,課表的主要強度應該要能夠跟圖表所顯示的強度區間對應起來,例如一次強度5區為主的間歇訓練紀錄,在「各強度時間圖表」中強度5區應該會佔比較高的比例。另外,強度1區通常也會佔很高的比例,因為在每趟間歇之間的恢復、暖身及緩和跑通常都會落在第1區。
延伸閱讀:找到自己的配速區間
上圖是一次強度5區(I配速)跑3分鐘 x 7趟的訓練紀錄,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強度5區應該會累計到21分鐘的訓練時間,我稱之為「理想訓練時間」,而實際上紀錄下來的訓練時間我稱為「實際訓練時間」。一般來說,實際訓練時間只要能夠在理想值的70~80%便足夠了,因為實際上紀錄到的訓練時間會因為配速穩定度、GPS訊號等因素而減少。因此,在這個例子中實際的訓練時間只要達到15~17分鐘之間就足夠了,從圖中也可以看到強度5區的訓練時間正好在16分鐘左右。
技術數據有沒有變化?
除了觀察體能數據之外,我們也可以在RunningQuotient上查看在這次訓練中各配速區間的技術數據表現,包括步頻、觸地時間與移動參數。在一般情況下,跑步的速度愈快,步頻會愈高,觸地時間會愈短,而且移動參數愈低;我們可以藉由單筆紀錄中的三張技術圖表來檢查自己的技術是否符合正常的趨勢。
在三項技術數據中,我會更著重於觸地時間,並透過比較不同的間歇紀錄來確認技術有沒有進步。以下圖為例,跑者分別進行了兩次強度5區(I配速)800公尺 x 8趟的間歇課表,系統會自動找出紀錄中不同配速所對應的區間,並計算各區間的平均值,我們可以到「各強度觸地時間分析」中比較第一次與第二次在配速5區的平均觸地時間分別是多少。
延伸閱讀:如何縮短觸地時間?
從圖中可以看到,07月25日第一次訓練的配速5區觸地時間為183毫秒,到08月01日第二次訓練時縮短至179毫秒,代表他在第二次訓練中有能力跑出更快的速度(體能進步),或是跑步技術變得更好(技術進步),我們可以持續透過這種方式來監控自己的技術數據有沒有進步。另外,假如是遇到技術數據愈來愈差的情況,有可能是身體疲勞的徵兆,你可能需要安排更多休息或恢復的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