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跑步教練」這份職業,從穿戴式裝置的盛行,以及許多國外跑步相關的專業書籍陸續被翻譯成中文,更有部分跑步相關的證照被引進,因而吸引到許多對於跑步教學有熱忱的跑者開始朝專業跑步教練的方向前進。但取得證照之後,跑步教練除了努力提升專業知識並訓練自己之外,更要實際訓練選手或開辦訓練營,才能持續提升自己的經驗與教學能力。

RunningQuotient教練聚會就是為了提升台灣專業跑步教練的教學能力而舉辦,希望藉由「交流、分享、討論、實作」,讓教練們一起努力、一起成長,並藉由一對一教學與大型訓練營共同提升台灣跑者整體能力。

在第七次的RunningQuotient教練聚會中,邀請所有與會教練提出近期在一對一教學或是訓練營中的實際案例,與大家分享學員成功或失敗的理由,並藉由教練們的討論,找出更適合不同類型選手的訓練模式。

陳政翰教練:關於比賽策略的建議

日前兩位學生分別在柏林馬拉松與金澤馬拉松突破四小時大關,並在比賽當中跑出後半程快於前半程的好表現,除了對於賽事的充分準備之外,賽前的比賽體能分配建議也起了很大的效果。

賽前我給他們的建議是:

  • 0~5km輕鬆熱身:舒服的開始會更有效地讓身體熱開,也不會累積太多疲勞。
  • 5~20km調整配速:假如覺得輕鬆,則可以調整到預計的馬拉松配速或體感。
  • 20~30km穩定維持:在這一階段要讓自己維持穩定的節奏,心率也不能有太大的浮動。
  • 30~35km耐心保守:此時會有些疲累,要將專注力放在自己的動作上面。
  • 35~42km蓄勢待發:體力還有餘裕則可以試著加速,待最後3~5公里視體力狀況梭哈。

李銘勝教練:從菁英跑者的角度來看初階跑者的訓練內容

無論是剛入門或是已有多年跑步經驗的跑者,當開始想要讓成績更上一層樓的時候,一般有「提高跑量」與「間歇訓練」兩種常見選擇。但常常在想要跑得「更快、更遠、更久」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跑者都不願遇到的運動傷害,輕則小休幾天,重則賽季報銷。

長期訓練有素的選手因為身體條件與整體素質都已經具備的較為完整,因此面對高強度的訓練內容,身體會比較容易承受與恢復,但對於一般市民跑者來說則不一定。因此在規劃市民跑者的訓練時,會將肌力訓練列為課程前期主要的訓練內容,藉以提升跑者的身體素質以便迎接更高強度的訓練。

馬遠紳教練:給予選手最大的支持就是陪伴

一般來說會尋求教練協助的跑者有兩個類型:一種是入門跑者,希望可以藉由教練的指導學習到正確的跑步知識與訓練方法。另一種就是追求突破的跑者,希望可以藉由教練的精心規劃讓成績更精進。而這兩種學生都有一種共同點,就是需要教練貼身的支持陪伴。

面對入門跑者的陪伴可能會從陪跑開始,因為他們對於跑步這項運動還很陌生,所以有教練貼身陪在身邊會更加確定自己走在正確的訓練道路上。而追求突破的跑者需要的是自我肯定的信心建立,透過一對一指導、面談與討論,不斷地給予學生信心鼓勵,讓他能感受到教練的信任與支持,才是更重要的。

許彥豪教練:訓練狀況從選手的生活作息來調整起

目前參與的訓練營有要求在訓練週期中學員需全天候戴著監測裝置,主要的目的是要監控睡眠品質與安靜心率等數據。當學員在訓練中表現異常時,從數據當中常會發現有相對應的異常狀況,這時也能夠及時提醒與調整訓練內容,而教練也可以很清楚地告知學員如何調整,學員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跟上訓練進度。

吳振雄教練:團體課程是否要依學員能力分組?

在團體的訓練營中通常會分組以利管理與討論,而分組方式大多會以跑步能力為首要的參考條件,主要是因為當一群能力相同的跑者一起訓練的時候會有互相激勵的效果,期待最終收穫「一起變強」的成效。

另外,不以跑步能力為分組參考條件也有好處,能讓不同程度的跑者互相交流彼此的訓練心得與想法,有時更能激發出不同的火花。而且在每組中有不同程度的跑者,因此也能有效地讓協助小組的助教提升面對不同能力跑者的應對技巧。這對於提升訓練營教學品質具有很大的幫助。

余文彥教練:關於時差的建議

許多台灣跑者都會挑選海外賽事當成目標賽事,假如是日本、韓國或中國的賽事倒還好,歐洲或美洲的賽事就會有調整時差的問題。先前就有學員因為時差問題而在目標賽事表現失常的狀況,學員甚至在半程覺得有暈倒的風險。因此針對有時差調整或睡眠問題的學員,並不建議提早到當地調整,若是調整失敗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影響。建議在賽前一至兩天抵達當地即可,縮短停留時間反而能將時差影響降至最低。

總結

從教練的討論中會發現,在自主訓練與訓練學員的過程中常會遇上各色各樣的疑問,唯有透過與更多教練相互交流提問,才能讓大家的教學能力持續精進,幫助更多跑者達成目標。


如果您是已經在執教的跑步教練,歡迎您使用私訊或信箱聯絡我們,未來「RunningQuotient教練聚會」也會邀請您一同參加一起成長,歡迎您。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