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化訓練的世界中,名詞定義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通常看起來很相似的名詞,但往往跟我們想像的都不太一樣。所今天要跟大家聊聊「訓練指數」(Training Volume)與「訓練效果」(Training Effect)這兩個看起來很像又不盡相同的數據意義。
首先,我們必須要把「訓練指數」與「訓練效果」分成兩件事情來看,雖然這兩個數據在字面上看起來相似度非常高,實際上也有關聯,但在運用上卻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訓練指數」代表的是訓練量
訓練量傳統都是用里程數來做評估,可是這樣評估很不準確,而身體能不能負荷的了,往往也只能透過自體感覺來判斷。另外不同配速與不同距離所代表的訓練量也不盡相同,就像「距離較長但速度較慢」的訓練量,是否會與「距離較短但速度較快」的訓練量相等?
這部分丹尼爾博士提出每個訓練區間不同「權重值」的計算概念,透過不同區間訓練的「權重值」計算,可以找出每一個課表的訓練量。而RunningQuotient上的「訓練指數」目的就是要透過更精準的區間權重值計算,透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指數」,最終選手與教練會知道最適合的訓練指數是多少,最終可以利用「你要練什麼」功能來規劃訓練課表。
「訓練效果」代表的是有氧體適能的改善程度
「訓練效果」(Training Effect)是由FIRSTBEAT這家公司所提供的一項個人訓練量化數據,藉以讓選手得知今天這項訓練的效果如何。詳細數據介紹可參考徐國峰教練的〈我怎麼知道當次的「訓練效果」如何?〉。
在穿戴式裝置普及的現在,「訓練效果」已經可以當成訓練當下的重要指標之一。以Garmin Forerunner 735XT為例,我會將「訓練效果」放在錶面上監控,尤其是在賽後或強度較高的課表後的恢復跑通常會以E心率輕鬆跑然後「訓練效果」落在2.0~2.9之間。但假如真的還很疲累,那我就會在2.0之前就休息。
「訓練指數」與「訓練效果」的搭配與應用
「你要練什麼」是方便利用「訓練指數」來換算每個不同訓練課表的工具。通常找出自己適合的訓練量後所規畫出來的課表,實際操作後對應「訓練效果」大多會落在3.0~3.9之間,因為訓練就是要有效果。且在這樣的前提下我並不會在訓練中刻意用「訓練效果」來控制訓練內容。而且當你是以適當的「訓練指數」來規劃課表,基本上很難會出現「訓練效果5.0」的過度訓練狀況,所以找出自己適當的「訓練指數」是很重要的。
應用建議
當你的訓練目的在追求變強的效果時,建議以「訓練指數」搭配「你要練什麼」為主要規畫方向;那假如你該次訓練的目的正為了「恢復」的話,可以E心率搭配「訓練效果」來做規劃。
最後,這兩個數據互相搭配可用於疲勞監控。跑者在訓練的當下可透過「訓練效果」來即時觀察本次訓練是否超過4.0造成過度訓練;而「訓練指數」則可在訓練後分析得知此次訓練量是否超過負荷。兩者互相搭配可更加清楚在訓練規劃上是不是會造成過度疲勞訓練,這對於一位認真的跑者是相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