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化訓練的其中一個關鍵就是「量化」,沒有量化就不用談科學;而訓練又可分成三個關鍵元素,分別是:時間、頻率跟強度。時間與頻率相當容易量化,而且是無庸置疑的,只要有手錶就能量化時間,只要會數數字就能量化訓練頻率;不過,訓練強度卻不容易量化,而且直到現在運動科學家與教練仍然對這方面有相當多的討論。

有了訓練強度跟時間,我們才能夠客觀地知道運動員在訓練後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壓力,也就是訓練量的大小。訓練量對於需要認真規劃訓練的運動員來說相當重要,因為正確的訓練量才能客觀且實際地反映出每次不同訓練所帶來的疲勞程度,這樣教練跟運動員才知道最近的訓練有沒有調整的必要。

直到目前為止,大概只有RunningQuotient(簡稱RQ)跟TrainingPeaks(簡稱TP)這兩個線上紀錄平台提供體能狀況指數(或TP上的訓練壓力平衡,「Training Stress Balance」)的計算,幫助教練及運動員解決甚麼時候需要安排減量、以及預測體能巔峰將會在何時出現等問題,而這必需要有準確的訓練量才能計算出值得信賴的體能、疲勞跟狀況指數。如果訓練量不準,那麼這些數據都將失去意義。

目前這兩個平台都是我個人最常使用的紀錄平台,自己以及指導選手的訓練都會上傳到這兩個平台上,而最近發現RQ的確是目前最適合跑者使用的紀錄分析平台。以下是一位菁英跑者前陣子所進行的兩次訓練,內容分別是:

課表一:

  • 配速1區40分鐘
  • 配速6區跑400m, 重覆6趟
  • 輕鬆跑5分鐘
  • 配速6區跑200m, 重覆8趟
  • 輕鬆跑10分鐘

課表二:

  • 輕鬆慢跑1小時(跑者的配速1區是3:59到4:32/km之間,而這次訓練平均配速是4:37/km)

有經驗的跑者都知道,課表一對身體的壓力以及困難程度,都比課表二大很多,因為課表一的主要訓練內容是速度最快的配速6區,對於神經系統以及肌肉的壓力都是最大的;而課表二目的只是為了放鬆與恢復,所以理論上前者的訓練量應該會比後者高不少。這兩次訓練在RQ所計算的訓練指數分別是31.4點(課表一)跟11.8點(課表二),相當符合跑者實際的感受。


但在TP上,這兩次訓練分別為課表一64.3 rTSS[註1]與課表二60.3 rTSS,兩者之間居然只相差4點(運動員的配速與心率區間並無設定錯誤),明顯不符合跑者實際所承受的壓力。主要原因是TP的系統邏輯完全是根據自行車訓練的方式作出計算,對於自行車的訓練量是沒問題的,但當套用在跑步訓練(甚至是游泳訓練)時就會出現誤差。

舉個例子,如果請你全力騎1分鐘+輕鬆騎1分鐘重覆10趟,跟全力跑1分鐘+輕鬆跑1分鐘重覆10趟相比,雖然兩份課表所刺激的能量系統是一樣的,但跑步對身體的所帶來的壓力或疲勞程度絕對會比較大(有經驗的人應該很清楚);當TP用計算自行車訓練壓力的邏輯套用在跑步訓練時,就會無法真實地反映出不同訓練之間的壓力差異了。除非你每次跑步訓練裡的強度變化都不大,只會在訓練時間上有差異,而且都不跑任何間歇訓練,否則TP並不適合用來量化跑步的訓練壓力。



除此之外,RQ也是目前唯一提供跑步技術數據分析的紀錄平台,除了能夠在單筆紀錄頁面的曲線圖檢看每秒鐘的變化之外,也提供了各強度的步頻、移動參數等的資訊卡片,未來也將會持續加入更多相關的技術分析功能。





註1:「rTSS」是TrainingPeaks這個紀錄平台針對跑步所使用的訓練量單位,全名為「Run Training Stress Scores」,中譯「跑步訓練壓力指數」。有興趣的跑者可以參考TP的介紹:Running Training Stress Score (rTSS*) Explained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