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上我們會使用最大攝氧量(VO2max)為預測表現的工具,科學家發現到,跑者的最大攝氧量越高,跑步能力就越好。但在個體與個體比較情況之下,就會發現到一個現象:A的最大攝氧量比B來得高,但B反而跑得比A來得快。

最大攝氧量高是跑得快的充分條件,但卻不是必要條件,因為我們能夠找得出一個最大攝氧量比較低,但跑得更快的跑者。

那我們還能夠透過什麼來判斷一個人的跑步能力呢?——最大跑步速度

研究顯示,我們能夠通過50米衝刺時間來預測一位跑者在耐力上的表現。短距離衝刺這個指標,比起上面提起的最大攝氧量,能夠更準確的判斷個人在耐力上的表現。這是很多長距離跑者沒有注意到的:無氧區間(第6區以上配速)表現與有氧耐力之間的關聯性很強。

延伸閱讀:找到自己的配速區間

這不太對吧!從能量系統的角度來看,我們在衝刺時,會更依賴無氧系統供能(磷酸肌酸系統、糖酵解系統),而有氧系統只佔一小部分。相反,在進行耐力運動時,更多的是依賴有氧系統。如果我們要加強耐力表現,不是應該進行更多有氧訓練嗎?

從以上這個觀點來看的話,衝刺成績與有氧能力關聯性強這一點是沒辦法讓別人接受的。進行高強度,爆發力的訓練,不是會削弱有氧能力嗎?如果需要提升自己的衝刺能力,身體不就會往短跑選手那樣發展嗎?這反而對長跑成績是不好的。而且很多人認為,訓練最快速度的受傷風險較高,就算沒有受傷,也可能會改變負責有氧與無氧肌群的比例。紐西蘭教練Arthur Lydiard是其中一個抱持這個觀點的教練。

然而,卻有實驗結果強烈支持最大速度是個有效預測有氧耐力的工具;當跑者的最大速度提升後,他的有氧耐力也會因而提升。

實證一

Tim Noakes與他的同事於1990年在開普敦大學進行了一個實驗:實驗對象是20名經驗豐富的馬拉松跑者以及23名超級馬拉松選手。他們讓實驗對象在跑步機上進行峰值速度測試,實驗發現峰值速度能夠很好的預測超馬選手的超馬表現,而對馬拉松跑者來說,峰值速度能夠預測出乳酸閾值。

與峰值速度相比,最大攝氧量並不是最理想的預測工具。

Noakes從這個實驗發現到,跑步機上的最高峰值速度,與肌肉的最大用氧率(maximal rates of muscle oxygen utilization)沒有明顯的關係;如果要提升跑步能力,只從有氧能力下手是不夠的。

實證二

隨後,開始有學者跟上並繼續證實這個現象。來自位於悉尼的科技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對3000公尺耐力比賽來說,想要預測選手的競賽能力,發現選手的最大速度是最好的預測工具。另外,在奧馬哈的Nebraska大學裡,Kris Berg與他的同事則對36位規律訓練的跑者(20男、16女)進行實驗,他們發現到只需要知道跑者的300公尺衝刺時間與彈跳能力,就能夠解釋受試者在10公里的78%表現差異。

於是他們利用這兩個變量做出了一個計算公式:

10公里成績 = 57.22 – ( 5.15 × 彈跳距離 ) + ( 0.27 × 300公尺成績 )
註:彈跳距離單位為公尺。

不過這個模型並沒有考慮到有氧方面的因素,如果能夠考量進去的話,說不定能夠更準確地解釋他們之間的差異。不過,這個實驗並不是要神化彈跳訓練與300公尺衝刺,而是給了我們一個方向:訓練期間,適時加入爆發力(power)以及速度(speed)的訓練,可以讓長距離跑步表現變得更好。

小結

現在很多跑步書籍可能因為篇幅的關係,只能說耐力上的訓練,接收信息的我們也會自然的把焦點放在有氧能力上面。不過人體是複雜的,提升最大攝氧量並不是進步的唯一途徑。這篇文章主要想告訴大家,加強自己的最大速度,是沒辦法利用能量系統去解釋的。而最大速度的訓練主要是增強神經系統,加強對肌肉的控制,進而能夠跑出更快的步頻、更大的步幅、更低的觸地時間等,從而提高運動表現。


參考資料: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