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臺北馬成績分析
下面是我從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網站上公告的成績整理下來的表格,因為這三年的賽道都一樣,比較起來比較有參考意義。
2023 年 12 月 17 日那天總共有 8,118 位跑者完成了臺北馬拉松全程挑戰(就我手邊的紀錄這是臺灣第一次有八千人以上跑完全馬),2021 年有 6,747 位,2022 年有 7,840 位,相較於 2022 年成長了 3.5%,雖然完賽人數增加了,但四小時以後才通過終點的人數卻下降了,之前都超過四千人,但到了 2023 年降到 3,985 人,只有全部完賽人數的 49%(2022 年是 52%,2021 年是 60%) ,也就是說男女加起來,有一半以上的全馬跑者都能破四。
二三年不但全馬完賽人數第一次破八千,破四跑者也第一次增加到四千人以上。這對臺灣的全馬發展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跡象。
從破三成績來看,雖然也逐年增加,但比率增加不多,拿二二年與二三年來比較有另一層意義,因為前者年起跑氣溫是 5 度,後者是 12 度,從破三比率來看,兩年都是 5%。但破四的比率三年都一直在增加,拿二一年與二三年比,兩者起跑氣溫相近,但破四和破三比率都增加了,尤其是破四比率,增加了 11%,參加臺北馬跑者的實力明顯提升很多,這是最近兩年發生的事,實力忽然提升了許多(注:二〇年的臺北馬跟二一年的破三比率一樣都是 4%;然而,二〇年的破四比率少了一個百分點,是 39% )
▋臺北馬 vs 柏林馬的破三人數比較
2023 年臺北馬全部完賽的 8,118 位跑者中有 437 位跑者破三。我們對照國際最頂尖的全馬賽事──9 月 24 日舉辦的柏林馬拉松,43,050 位的全馬完賽者中,破三跑者總計 3,202 人,比率是 7.4 %。從比率來看的話,並沒有差很多,但從人數來看的話,我們與世界級比賽的差距真的相當驚人。更驚人的一項數據是,該年柏林馬有 237 位跑者跑進 2 小時 30 分以內,接近 2021 年臺北馬的破三人數了。
二三年的柏林馬破三比率 7.4% 跟臺北馬比較起來是大大低估了,因為最後一名柏林馬的完賽成績是 7 小時 58 分,很明顯沒有關門時間,而臺北馬的最後一位完賽時間是 5 小時 35 分 25 秒,若以同樣的關門時間當作基準,通過 5:35:25 的名次是 38,075,以此來計算二三年的柏林馬破三比率為 8.4%,會再高一個百分比。
- 2023 臺北馬破三人數:437 人 /破三率:5.4%
- 2023 柏林馬破三人數:3,202 人/破三率:8.4%
▋有多少 RQ 使用者在二三年的臺北馬破三?
在 2023 年的臺北馬中,總共有 2,061 位跑者把數據上傳 RQ,佔完賽人數的 25.4%,二一年是 1,639 位,比率是 24.3%。細化到破三跑者來看, RQ 使用者在二三年的臺北馬中有 137 位破三,佔總使用者的 31.4%。
2018 年全馬完賽人數為 6,271 人,破三人數 147 人;2019 年全馬完賽人數為 7,001 人,破三人數 135 人,一九年 RQ 破三跑者有 54 人,佔總使用者的 40%。從人數上來看,使用 RQ 的破三跑者人數是增加的,但百分比是下降的。
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 RQ 上的破三跑者人數(137 人)已經比 2019 年整個臺北馬的破三人數(135 人)還多了。
在二三年的這 137 位的 RQ 破三使用者的細部分析如下:
- 2 小時 30 分 ~ 35 分:1 位
- 2 小時 35 分 ~ 40 分:5 位
- 2 小時 40 分 ~ 45 分:11 位
- 2 小時 45 分 ~ 50 分:14 位
- 2 小時 50 分 ~ 55 分:25 位
- 2 小時 55 分 ~ 3 小時:81 位
當以 RQ 使用者當作母體來分析,上面的破三使用者,佔所有上傳臺北馬數據人數(2,061 位)的 6.64%,雖然比臺北馬總數的 5.38% 來得高(代表 RQ 上的跑者相對來說又更嚴肅與速度更快一些),但還是比柏林馬的 8.4 %低上許多。
▋破三跑者都練多少?平均步頻和心率多少?
有趣的是,撇除母數過少的跑出 2:35 以下的成績,三小時內跑者的平均心率大都落在 164~169 之間,差距很小。當然,心率是很個人的事,最大心率不同,就算同樣是心率 165,代表的強度區間也不同,但從破三跑者的總體平均數來看,跑出 2:40 成績的群體和 3:00 成績群體的平均心率竟如此接近!
關於訓練量主要就是看兩個指數:❶ 平均訓練指數,介於 83.9~115.1。❷ 平均體能指數,介於 11.9~17.3。從這兩個指數來看,訓練量介於在小猴子跟中猴子之間,可見大部分的破三跑者,並不是練得多。簡單計算,如果平均週跑量有 100 公里的話,體能指數一般會接近 17,體能指數 11 的週跑量一般會在 60 公里以下。(想了解大中小猴子的概念,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到底該加量多少才夠?〉〈適合較大里程數的「大猴子」有訓練上的優勢?〉)
平均步頻,介於 183.9~188.6,雖然這裡沒有身高數據,但從群體平均來看,全馬的速度快慢跟步頻高低沒有相應的關係。跑 2 小時 35 分的跑者步頻跟 2 小時 55 分者並沒有差別,都是每分鐘 186 步,這也跟前世界紀錄保持人基普喬格(Eluid Kipchoge)在打破世界紀錄的步頻一樣,他當時的平均配速是 2:52/k。
平均功率體重比,介於 5.0~5.3,差距很小。這邊先說明一下何謂「功率體重比」。首先要先瞭解「功」(Work)跟卡路里一樣,都是能量,只是單位不同,代表跑者在一場全馬裡所消耗的物理能量,但看能量總輸出並沒有比較性,因為五小時跑完全馬的人一定比跑兩個多小時者所消耗能量要大,所以想比較的話,要看單位時間的做功量,這即是「功率」(Power)的意義。然而,功率的大小又跟跑者的體重關係很大,一位體重 65 公斤的跑者跟 50 公斤的跑者在相同配速的的功率一定比較大,所以如果要比較的話,就必須除以體重,這即是「功率體重比」(Power to Weight ratio,通常以「W/kg」表示),它是比較不同運動員之間做功的能力的關鍵數據。
我們會發現 2:40 跑者的「W/kg」甚至比 3:00 附近跑者的數值還小,這也說明了一件重要的事實,當成績進步到破三跑者的行列之後,對他們來說,輸出功率高低跟成績與表現並沒有相應的關係,關鍵也不是體能或訓練量,訓練的重點反而是在品質與與速度技巧的磨練了。
反過來說,對三小時附近或以內的跑者來說,訓練不應以提升功率為目標,也不應以提升步頻為目標,更不應該追求更大跑量或訓練量;想要進步,需要是是在相近的功率區間、步頻區間、訓練量區間(也就是特定的體能指數範圍)裡追求更高的訓練品質與更優質的跑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