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練太多?吃的課表太輕還是太重?每當你練跑後,可以靠自己的感覺確認前述問題嗎?事實上,目前坊間已有許多運動科學上使用的量表能輔助自體感受,本文除了介紹可供參考的評量工具,更進一步利用跑步科學的原理去探討「你這樣練到底會不會太多?」

自體感受準確嗎?

首先,「我會不會練太多」這個問題可分為「長期」和「今天」兩個層次,本篇專注於「今天會不會練太多」。我們可以透過自體感受與客觀數據兩種方向來了解自己。在自體感受上,推薦使用伯格自覺量表,從 6(完全沒有用力)到 20(盡最大努力)分為 15 個等級,以主觀感受來判斷自己累不累。然而許多時候,身體會騙自己、心也會騙自己。有些人自我感覺良好,高估了自己能力而過度訓練,這時我們就需要透過客觀數據,來檢視自己是否練太多?

衡量「累」的單位是?

解答問題前,先以兩位跑者作為例子:叉傑克和羅譽寅皆為RQ共同創辦人,兩人初馬成績分別是 5 小時 9 分、3 小時 18 分;5K 最佳成績上,叉傑克 24 分 01 秒,羅譽寅 18 分 39 秒。知道他們的程度後,你覺得同樣跑 5 公里誰會比較累?

沒錯,這是陷阱題!不少人可能先判定跑速較慢的叉傑克比較累,但這時你並沒有把「強度」考慮進去。如果加一個假設:叉傑克用 8 分速跟跑友邊聊天邊輕鬆跑 5K,羅譽寅則是在田徑場上測五千,目標破 PB(跑 18 分 17 秒內),顯而易見,用盡全力的羅譽寅一定比較累。同理,如果把距離 5K 替換成時間 30 分鐘,一樣要先考慮「強度」才能比較,而距離和時間都不能當成衡量「累」的單位。

那麼,我們該怎麼用科學數據而非自體感受去衡量「累」呢?「訓練指數」是個有力的參考指標。

訓練指數-以秒分析你的訓練壓力

訓練指數是客觀衡量訓練壓力的分析數據,概念是將跑步的強度與時間納入考量,兩者相乘就是你當天的訓練壓力。其中,強度可以用心率區間或是配速區間來衡量,再加上跑步距離乘以坡度,就成為訓練指數分析的演算法原理。在心率錶普及下,強度的衡量相對容易許多。

為了追求數據精細,訓練指數的分析演算法,並不是直接算整趟跑步的平均數字,而必須要以「秒」為分析單位,清楚將每一秒的強度持續時間、跑了多少距離、坡度多少,全部加總在一起之後,才能成為完整的訓練指數分析演算法,也才能客觀分析出訓練壓力、累的程度是多少。至於訓練指數該如何運用?

可參考下表:

要注意的是,訓練指數就像食量有大有小,每個人能承受的每次跑步訓練量也會有個體差異。重點是能透過這項客觀數據,去分析比較不同課表對你的訓練壓力到達什麼程度?並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

目前,RunningQuotient(RQ)網站及 App 獨家提供訓練指數分析,一般使用者只需註冊並登入免費會員,就能免費使用這項獨家功能,幫自己避免過度訓練、降低受傷風險。


完整影片如下: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