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尼爾斯博士跑步方程式》的第三章,有一張圖可以很好的說明「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速度」與「跑步經濟性」之間的關係。
圖中是三位中距離女性菁英跑者 A、B、C 的數據,她們的 3 km 成績分別是 9 分 4 秒、 9 分 7 秒、 9 分 8 秒,成績差不多,但最大攝氧量卻差很多,分別是 73、69、60(ml/kg/min)。其中,最大攝氧量最低的跑者 C 曾是美國大學全國一萬公尺冠軍,尤此可知,最大攝氧量並非決定長跑運動表現的關鍵因素。
在最大攝氧量差很多,成績卻差不多的情況下,代表這三位跑者的「跑步效率」一定也有很大的差異。所謂「跑步效率」,運動科學家把它稱為「跑步經濟性」(Runnin Economy ),在下圖中就是以「經濟曲線」呈現,曲線的斜率愈小,或是直線的位置愈低,就代表這位跑者的移動效率愈高。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最高的那一條黑色線條,在箭頭的尾端指向 73(跑者 A),意指她是三位中最大攝氧量最高的,比最低的灰色箭頭 60 高很多(跑者 C),但投影下來的速度都在 330 公尺/分鐘附近,也就是他們的最大攝氧速度都在 3:01 /km 配速左右。這代表跑者 C 的跑步效率超級好,雖然她的最大攝氧量只是中上水準,但在中距離的表現還可以跟其他頂尖跑者競爭。相對來說,跑者 A 的跑步效率就差很多。
接下來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跑者 A 的跑步效率跟 C 一樣好,那她的最大攝氧速度可以從 3:01 /km 進步到多少?」
這個問題,可以從上圖中推測出來,請見下面深藍色箭頭與虛線下方的速度:
這個藍色箭頭是假設:最大攝氧量為 73 的跑者 A,她擁有跑者 C 的經濟性,也就是有跑者 C 的線條與斜率。因此我們把跑者 C 的線條向上延伸到 73(也就是把 73 代入到跑者 C 的經濟曲線的函數中),就可以知道它向下投影到橫軸的速度是 430 公尺/分鐘,換算出來的配速是 2:20 /km。
這代表:如果跑者 A 的跑步效率跟跑者 C 一樣好,那跑者 A 的最大攝氧速度可以從 3:01 /km 進步到 2:20 /km。這可是相當大幅度的進步。
最大攝氧量的上限是基因決定的,菁英跑者的最大攝氧量通常已練到頂峰,無法再進步,對她們而言,進步的關鍵是提高跑步經濟性,也就是提高跑步效率,更具體地說是要更強調「跑步技術」的訓練。
跑步經濟性當然也跟先天無法改變的肢體長度有關,例如同樣是 170 公分身高的跑者,下肢的比例愈高,先天的跑步經濟性也會愈高。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後天可以加強改善的,那就是跑者的跑步技術。無法改變的我們不談,技術的確正每位跑者都可以持續精進的。
換言之,跑者 A 若想要再持續精進,最需要的不是高強度的間歇訓練(因為她的攝氧量已經很高了),或是長跑訓練,最關鍵的是提高她在不同速度下的跑步技術,才能讓氧氣利用率提高,進一步提升她的運動表現。
然而,技術訓練是相對比較無趣的訓練,它既無法累積跑量,也沒有高速下的刺激感,而且技術性的東西若沒有教練帶也很難明確的訓練,但只要跑者能在這方面花功夫來練,後續的進步幅度反而是更大的。從上述假設跑者 A 具有跟跑者 C 一樣跑步經濟性速度推算下,可以看出那效益有多麼大!
下面是一些跑步技術訓練的相關書籍與文章,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 專書|《跑步,該怎麼跑》
● 文章|〈四百間歇的技術數據分析〉
● 文章|〈利用步頻來分析跑步技術〉
● 文章|〈可以具體量化跑姿優劣的「移動參數」〉
● 文章|〈縮短觸地時間──各項紀錄保持者的跑步技術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