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攝氧量的高低決定了一個人的有氧能力,但當最大攝氧量超過70之後,其變化與長跑表現之間未必存在明顯的關聯性。以下表格中的數據摘自《跑步聖經》(Timothy Noakes,《Lore of Running》,第四版,第 46 頁,表 2.2),我們可以看到,全馬跑得最快的跑者並非擁有最高最大攝氧量的人。這也是運動科學家長久以來的一個困惑:為什麼那些最大攝氧量很高的跑者,卻無法達到世界級菁英跑者的水準?本文並不打算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分享的一個事實是:最大攝氧量僅僅是「有氧能力」的量化指標,並非「跑步實力」的量化指標。換句話說,「有氧能力」≠「跑步實力」。我們更需要的是量化跑者的實力,而這種實力在 RQ 中被定義為「跑力」。

RQ 透過跑者的個人大數據分析來計算跑者的實力,將其分為「即時跑力」和「當前跑力」。其中,即時跑力是根據單筆數據分析得出的,因此無法完全代表跑者的真實狀況。這是因為當天的天候狀況、疲勞程度、前一晚的睡眠品質,或是路線的難度等因素,可能會導致計算出的跑力偏低。在 RQ 的「跑力變化」圖表中,即時跑力以「藍線」表示。這條線本來就會上下波動,尤其當你狀況良好時,可能會跑出超常的表現,令即時跑力特別高;但隔天若再跑,通常即時跑力就會急劇下降。這是容易理解的——在一場比賽中跑出了最佳成績後,若隔天不休息再跑一次,表現必然會比前一天差。

跑者的表現本來就會有起伏不定的現象,而 RQ 通過統計學方法估算出跑者的實力,即以圖中橘色曲線的「當前跑力」來表示。當前跑力反映了跑者的綜合實力。如果跑者的訓練距離有長有短,那麼 RQ 計算出的當前跑力會是以不同距離應對跑力的平均值呈現。但如果跑者長期專注於一千五百公尺、一英里或三公里以下的距離,那他的當前跑力將會與中距離(Middle Distance)的成績密切相關;同樣地,專注於半馬或全馬的跑者,其當前跑力則主要反映長距離的成績。

以下圖中的這位跑者為例,RQ 計算出的「當前跑力」為「49.7」,這接近他在一英里的成績。然而,他在三公里的跑力是 47.5,在五公里的跑力是47.9,已與一英里的跑力相差了「2」;而在半馬時,這個差距則擴大到了「8」。雖然 RQ 分析結果顯示「低強度有氧訓練不足,建議每週進行一次長時間輕鬆跑」,但由於這位跑者最近主要在為一場田徑賽訓練短距離和中距離,因此這個結果是正常的,因為長距離成績並非他當前的重點。

然而,如果他是一位全馬跑者,那麼他確實需要在賽季中增加以低強度為主的長距離訓練,速度間歇反而不是他的訓練重點。

▋常見提問

問題 ❶:「『當前跑力』是指我跑某些特定距離的跑步實力為多少嗎?」


「當前跑力」會把你跑某些特定距離的最佳成績列入重要考量,例如 3 公里跑 14 分,5 公里跑 26 分,如果這是你設定為盡全力跑的成績,「當前跑力」就會加重它的計算。但不會全部以它為準。我們在計算「當前跑力」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不以單次跑步表現來判斷跑者的實力,而是要用統計的方法來回歸出跑者的實力,這個實力就是「當前跑力」。

問題 ❷:「『即時』感覺是當下『一筆數據』」

是的,即時跑力就是針對「一筆數據」來計算,計算時會有一些限制,例如時間太短就會無法分析。

問題 ❸:「當前跑力是『多筆數據』平均嗎?

如前所述,「當前跑力」是從多筆數據的計算出來的,但不是直接取平均值。RQ 會把即時跑力列入考量,而且是時間愈遠的愈不重要,愈接近當下時間點的,權重值會愈高;除此之外,也會考量近期全力跑的成績,這個成績所對應出來的跑力叫做「競賽跑力」,例如 5 公里跑 26 分,對應的競賽跑力是「38.3」,在計算當前跑力時會把 38.3 這個數字列入重要考量,還會考慮其他數據。簡單來說,不是取所有即時跑力的平均值,因為平均值的計算會有很大誤差。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